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库楼 www.shukulou.com,劫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把手京师四门的并不是驻防皇城内的御林军左右营骑兵精锐,而是原裕亲王府的亲兵卫队。当年裕亲王奉旨代君出家后,王府卫队已按旨意解散。但一切只是掩人耳目,太祖两年前就再下密旨,命令裕亲王府暗地招兵买马,扩大重组亲王府卫队。卫队由大商帝国的第一女将裕亲王妃亲自指挥,直听命于太祖皇帝。经由两年来的辛苦经营,原来只有三四百人的亲王府卫队已经壮大成一个不亚于御林军左右营精锐战力一流的千人队。这是太祖皇帝特意隐藏起来的以应对紧急突发情况的一支奇兵。护国大法师在接到章皇后诏命紧急进宫的途中,心内就已做好了安排。路过王府时,他严命裕亲王妃立即集合卫队,紧急出发,趁人不备之际,迅速分兵控制住京师进出的四门。

    京城四门早已戒严,城内也满城宵禁。御前侍卫们领着御林军士卒按照辅政内阁出具的花名册一个个上门缉拿三王党羽内的虾兵蟹将。除了按照辅政内阁张榜公告的布告上所说“京师内在逃的三王党羽,只要在当日内到刑部大堂投案自首,一律从宽处理。”外,再无一丝善了的希望。

    当城内清剿三王党羽的行动刚刚开始的时候,种老将军亲率两百御林军左营铁骑已经狂奔出城。风驰电掣,马不停蹄,一路奔向位于京师城外二十五里的大商帝国中央军团,拥有二十万精兵强将的京师禁卫军统帅所驻的中军帅营。

    中央军团的统帅王猛将军家世与种老将军相同。王家也是大商帝国军中的世家望族。祖孙三代都效命大商军中。王猛将军的父亲本是太祖青年闯荡江湖时收服的一位江湖豪客。三次比武连番败与太祖之手后,钦服太祖英雄,甘愿坚守比武前双方立下的失败一方终身为仆的赌约,从此心甘情愿地誓死追随太祖身侧。老将军一生性情耿直,忠肝义胆,有勇有谋。王家枪法更是勇冠三军,号称天下第一枪。与种老将军父亲一样,王老将军也是威名赫赫的大商帝国开国五虎上将之一。

    太祖起兵之初,只有七八百人。王老将军充任太祖的贴身护卫。不畏生死,一心护主,几次重伤之下救下太祖性命,逐渐得到太祖的绝对信任。随着太祖势力地不断壮大,王老将军也随之不断升迁,从太祖的亲兵卫队队长一直到最后的大商中央军团第一任统帅,名震天下的五虎上将之一。

    王老将军一生共有二子。长子青年时死于热病。王猛将军是王老将军的次子,天生神力。两臂能开两千石巨弓,百发百中,有百步穿杨之能,人称小李广。少年时就深得太祖喜爱。二十岁时,王猛长得身高九尺,浓眉豹眼,虎背熊腰,英武非凡。虽然年青,但一身武艺已鲜有敌手,被太祖欣然收入御前贴身侍卫丛中。几年培养之后,太祖钦命他到御林军精锐左营中历练。累积战功多年,一直升迁到御林军统领。十年前,王老将军身上旧伤发作,难以治愈,身体日渐衰弱。太祖将王猛派到老将军身侧为副将,名为方便随时照应老父身体,实为安排他尽快跟老将军学习锻炼,以便顺势接班。五年前,王老将军一病不起。王猛子承父业,升任大商帝国中央军团,也就是护卫京师安全,直接归属于太祖亲自指挥的二十万禁军统帅。

    王猛和种老将军虽然都属于大商帝国军中世家豪门的军二代,但王猛比种老将军年青了足足有十多岁,又是最受帝王倚重信赖的禁军统帅,拱卫京师。不仅手握重兵,又可终日矗立在朝堂之上,所受帝王的宠爱自然远胜于其他领兵在外的名将大帅们。一时之间,武臣之中隐隐以王猛为尊,即使是有大商军中武神之称,又身兼太尉枢密院枢密使和西部军团统帅的种老将军都要稍稍退让三分。王猛也是越发骄横,目中无人。行事也变得乖张放肆,任人唯亲,明目张胆地收受属下金钱孝敬,难免落尽口舌。纵有御史言官百般上疏弹劾,太祖皇帝确是一味弹压,毫不理会。近三年来,太祖对王猛的娇惯放纵则更胜往昔。心怀忠义的大商臣子们,大多腹内感叹太祖皇帝变得愈发老迈昏庸。祸乱朝纲阴图社稷的三王势力们却眼泛绿光,心头狂喜。一一私下使尽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种种下作手段,腐蚀拉拢王猛将军,希图借机将二十万禁军收为己用。

    三年之间,三王可说是对王猛将军的投资无数,黄金珠玉,珍宝文玩,美人宝马,应有尽有。暗自来往王猛府邸送礼的三王下属,络绎不绝,恨不得都要将门槛踏平了。王猛也逐渐地与三王呼朋唤友,沆瀣一气,俨然一家。虽然王猛表面上一贯标榜忠孝,誓死效忠太祖皇帝,言之凿凿。但那些不依附三王势力,忠于大商的臣子们心内却终日惶恐不安,一致不看好王猛的言行。众臣私底下没少上书太祖,恳请规劝皇帝明察三王与王猛的狼子野心,早加提放。纷纷向太祖提议速速撤换王猛职务,启用百分百忠于朝廷的臣子接任最为关键的禁军统帅。无奈太祖恍似心内蒙尘,一律无视。反倒不时下旨批驳众人要安心任事,反复强调朝局稳定高于一切,不要一味嫉贤妒能。三王与王猛的交往更加肆无忌惮,明目张胆。

    近一年多来,三王与王猛私交越发紧密。几番密议之下,三王各自悄悄派遣心腹将领到禁军营中任职,同时效忠王猛与三王。王猛将军三个已成年并在京中从军的儿子也被三王一一互换到各自下属军营之中。为遮人耳目,王猛只安插三王心腹为属下各营副将。虽为副将,却明令参与军中一应大事,权力与正值相似。作为回报,三王也各自将王猛儿子委任为各自军中的要职。三王奸诈寡恩,对王猛三子,明为重用,实则暗自也有挟持人质要挟之意。天下皆知。至此,朝臣皆骂王猛为人奸险恶毒,骑墙观望三王夺嫡之争,不顾亲子性命,换取自身未来恩宠。早年令人艳羡的世家子弟少年英雄终于一变成了天下人眼中的奸佞小人。王猛却一如既往,自大狂妄,放纵张扬,目空一切,丝毫不将天下人之言放于心上。

    可这样一个外界看来已经数典忘祖,疯狂地早晚要灭亡的奸人却在一周前太祖刚刚开始陷入沉睡不醒的第一天就接到了来自宫中的秘密飞鸽传书。飞鸽是在约定的傍晚时间飞到王猛所在禁军的帅帐中来的。这两年,王猛的帅帐中养了几十只信鸽,一直用于与三王的秘密联络。中军帅营中的将校兵丁们早已视若无睹。根本就没人在意这只身背夕阳金光缓缓降落在帅帐之中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灰色信鸽。从这一天起,王大帅就开始整日驻扎在他的帅帐之中。派人传令手下众营正副将领白日前来帅帐议事,议事一毕,就率领众将及亲随护卫纵马飞奔到十里地外的山中狩猎。傍晚归来后,就在帅帐之中燃起篝火,烧烤日间所捕到的猎物,香气四溢,欢饮达旦。军中如此聚会一直持续了六天。众将都是性格粗鲁豪放的武人,性喜酒猎,自然欢喜非常。没有一人感觉异常,更无一人将此事与王大帅早前接到的那封飞鸽传书联想到一起。

    天命九年九月初九凌晨,太祖皇帝回光返照,正在自己寝宫万寿宫内与章皇后夫妻二人最后把酒话别,托付江山社稷之时,一只灰色信鸽展翅腾空,飞向城外禁军帅营......

    这七日来,王大帅五内俱焚,焦急万分,更本就无法入睡,表面上却还不得不装出一副醉生梦死得意忘形的样子来迷惑身边的众将,实在是难以承受。昨夜仍像前几日一般,连日折腾。念着今日重阳假期,为防有人起疑,这才吩咐众将昨晚夜饮之时,早早收场,各自返回营地休息。今日重阳,按理王大帅本应比往日早起。无奈他心事沉重,劳累过甚,恍惚之间,竟然几日来第一次沉沉睡去。

    小七子是王大帅京师府中老总管的孙子,今年刚满十四岁,聪明伶俐,嘴巴又严,深得王大帅喜欢,从去年初就被大帅调到身边伺候起居,更兼着照顾那几十只信鸽。小七子深知这几十只信鸽的重要,看管严谨,不许他人靠近。尤其是其中十只灰色毛羽脚底上有十字烙印的鸽子,虽然看起来最是普通,可得到大帅私底下的特意提醒,小七子心底明白,它们最是珍贵。这几日来,看着大帅人前强装欢乐,暗地无人之时焦虑紧张的样子,小七子心疼万分。无奈自己身小力弱,出不上大力,只能更加上心地照顾大帅起居,加倍仔细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今日好不容易看到大帅终于沉睡过去,小七子这才放下心来,长出了一口气。舒舒服服地冲了个凉水澡,小七子刚要回帐中休息,耳边却传来一阵咕咕咕的鸽子叫声。小七子提起灯笼,慌忙跑到笼边一看,不由大惊,这样早的时辰,竟然是一只脚上有十字烙印的鸽子飞来传信。小七子明白轻重。他急忙取下信管,跑进帅帐,不管大帅是否仍在沉睡,立即上前将他唤醒。

    王大帅冷不丁被人从沉睡中唤醒,心底愤怒异常。他勉强张开双目,正要将这个不开眼的小子狠狠痛骂一番,却一眼就看到了眼前那个细细的信管。他心内一震,瞬间惊出了一身冷汗。王大帅猛地跳起身来,伸手夺过信管,双手颤巍巍地打开封口,取出里面一卷雪白的白绫,呼吸急促地张开一看,上面只有两个血色的大字“惊蛰”!王大帅头上如被重锤猛击一般,登时头晕目眩,心内疼痛万分,热泪不受控制地滚滚而下,他大叫一声,猛地双膝跪地,冲着京师的方向咚咚咚地连连叩头不止。小七子不知发生了什么惊天的大事,也被吓得双腿一软,一边痛哭不止,一边随着大帅不断磕头。

    王大帅耳边听到身后小七子的哭声,心头一紧,连骂自己莽撞。他迅速站起身来,转过身形,口中低声喝道“住嘴!不许哭!”小七子被大帅的喝声吓住了,急忙止住了悲声,伸手死死捂住嘴巴,无声抽噎。抬头一看,惊得小七子立马忘却了悲伤。王大帅双目赤红,头破流血,面色黑紫,如同一尊受伤的煞神一般站在小七子面前。

    王大帅颤巍巍地把白绫放进怀中,闭上眼睛,缓缓深深地呼吸了几口长气。这才神色如常地走到小七子面前,伸手轻抚着他的头顶,声音疲惫但坚定地吩咐道:“小七子,速去唤醒帅营的传令兵。传我帅令,十万火急!命他们立即快马加鞭,奔向各个大营,单独面见各营主将,传我帅令。命令各营主将:军务紧急,所有人假期一律取消。营区全部戒严,部队进入一级战备。所有军校兵士一律严禁外出,就地整装待命!如有延迟违抗帅令,军法从事!”

    看着小七子神色惊慌地领命跑出大帐,王大帅眼神凝重地伫立帐中,稍微沉思片刻后,他伸手入怀,从胸前掏出了一个紧贴自己胸部已悬挂了足有六年之久的精致小巧的象牙鸣笛。王猛手握鸣笛心中顿时汹涌澎湃,他默默想到“这一刻终于还是来到了!”深吸一口长气,他的眼神刹那间变得好似一把出鞘长剑,尖锐锋利,寒光闪闪......呜...呜...呜...刺耳尖利的笛音陡然响起......片刻之后,帅帐的布帘晃动之间,道道身影急闪,帅帐里已有十二个身着宝蓝色贴身锦衣的武士身姿挺拔的齐整整地站在王大帅面前。一个个面沉如水,神色冷峻。

    王大帅望着面前这十二名赤胆忠心的好汉。他们追随自己,默默隐身在自己身边。为了当年许下的誓言,甘于寂寞,他们早已忘却了个人荣辱。已有六年之久了,一切的付出都是为了今天。

    “为了大商帝国,干吧!”王猛心中大喊一声,庄重地掏出那片飞哥传来的白绫,双手张开高举在众人面前,口中低声喝道:“惊蛰!”

    十二名锦衣武士平静的眼神瞬间闪过一丝惊慌,面色陡然布满悲伤,他们面向白绫,一起跪倒在地,语音低沉而又压抑地轻呼:“惊蛰!”

    三拜九叩大礼完毕,众人站起身形。王大帅收起白绫,神色阴冷,口中缓缓念出了六个人名后,凝视着自己眼前的十二名锦衣武士。众武士同时默默点头。王大帅一看,大手一挥,咬牙吐出一个大字“杀!”十二名锦衣武士双手抱拳,快速转身出账,刹那间全都消失在沉沉夜色之中。

    王猛顺手拿起一把折叠的马扎,走到帐内的火炉旁边,就地放下马扎,伸手移开蹲在炉灶上的硕大水壶,露出灶膛里红彤彤的炉火,一手抄起铁铲,从脚边铲起几大块精煤填到灶膛之中,又重新放好水壶,静静地坐到了马扎之上。望着红彤彤的炉火,他嘴里不停轻声呢喃着“圣上!圣上!”,热泪克制不住地默默滑落,心头思绪万千,痛如刀割......

    有一个天大的秘密,一直深埋在王猛心底。这是个最初只有四人知晓的秘密。那就是太祖皇帝,马青和王老将军·王猛父子二人。事情缘起于六年之前,那时候,太祖皇帝和王老将军的身体看起来也都还算康健。任谁也没想到,一年之后王老将军就旧伤复发,不治身故了。现在连一代英主,世人眼中的万岁长生,开创千秋霸业的盖世英雄太祖皇帝也大行西去了。人算终归还是敌不过天数啊!王猛暗自唏嘘不已。红彤彤的炉火照亮了王大帅双鬓的白发。六年前大内万寿宫中的那一幕再一次清晰地浮上了他的心头......

    早在六年之前,朝中已有大臣纷纷上书或诚心恳请·或大声疾呼·或言辞惊悚“提醒”太祖立储。与心腹重臣几番分析之后,太祖明白这些人中或为忠臣良将,一心为公,从大商未来计;或为心底阴暗的自私文人,沽名钓誉,为个人谋忠臣之美名;或蛇鼠两端贪慕长久荣华富贵,甘受三王谋士臣属私下利诱勾结,以至违背臣子本分,为三王储君之争暗自添砖加瓦逼迫君上。考虑到当年众臣辅佐太祖开创大业不易,太祖恩义,无论何人何意,本想一律静默不理。让诸臣子能渐渐明白“天家之事,一概在于帝王心术,臣子理应坚守本分,无权干涉。不应挑战至尊权威底线,惹祸上身。”可事态的发张却完全有别于太祖的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正直的忠良体念到了至尊的心绪,逐渐息声不提;可那些凭借哗众取宠以图博取忠孝名节的小人和那些阴图来日更大功名富贵选择私下投身三王势力的奸佞反倒误以为太祖软弱,法不责众,以致呱噪之声日渐日高,渐成气焰嚣张之势。三王势力也借此乱局各自暗中收买拉拢朝中大臣,培植发展各方朋党势力,党羽日渐丰满,互相暗中攻击倾扎不断。朝局表面看起来平稳顺畅,一团和气,实则暗潮汹涌,前途凶险莫测。大商帝国来日忧患隐现。

    事件兴起之初,太祖和诸位亲信重臣商议之后本想以道家无为而治的手段来平息这场由朝臣自发而起由下及上的上书立储事件,同时另一个目的也是想在此次事件的发张过程中,来观察涉事其中的三位成年皇子的各自态度和表现,以分辨三王各自能力和品行的优劣,作为太祖皇帝他日立储的有力参考。

    太祖皇帝已在位一十八年,改元两次。建国后,先以“天启”纪年。十二年后,改元“天命”。至当日已过六年。他一直深以自己亲手打造的大商铁桶江山为荣。历经十几载艰辛岁月,积数百血战之功,上下齐心,无畏生死,终于倾覆前朝帝王家庙,创建大商帝国。又经十数载励精图治,统一天下,开疆拓土。君臣同力,励精图治,收拢民心,恢复民力,开创新朝的太平景象。太祖皇帝至此心底一直认为大商臣子,无论官职大小,一致忠君爱国,上下齐心,全都效忠臣服与己。可随着自己年事日高,天下日渐太平昌盛,他却惊愕地发现腐败现象日渐增多。开国功臣中,居功自傲,放肆张狂之辈实有显现。虽然太祖狠心斩杀了几位罪大恶极之人,但心内却隐忧暗存,再不平静。悄然之间,大商官场之上贪图享乐,争权逐利之风渐重。更可怕的是,通过此次上书立储事件,太祖猛然发现,私欲膨胀,心怀不臣野心的臣子竟然有那么多!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天下熙熙只为利来,天下嚷嚷只为利往。”当年那君臣上下同心,甘守清贫,誓为天下苍生谋太平的美好岁月竟然这么快就一去不返了!如此发展下去,与前朝何异?大商帝国太平江山危矣!

    最让太祖皇帝痛心失望和深感无力的确是自己亲生的三位成年皇子在此次逼迫至尊立储的重大事件之中的恶劣表现。在立何人为储君的这件最大的事情上,虽然太祖一直因为三子在过往战争岁月里各自流露出来的能力和品行的不足而犹豫不决,但他一直坚信三子对父皇的忠孝和各自对大义的坚守。本想从他们各自平息处理这次事件的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上,来评估一下三子各自的能力水平和品行高低,作为决断选择何人立储的重要参考。可谁想到,过程和结果完全超出了太祖心中的想象。三王之中居然没有一个人能从大局着想,勇敢地站出身来表明不争的态度。以身作则,规劝朝臣,维护至尊天威,为父皇解忧,为大商帝国平稳安定出力。不仅如此,三子之中连装腔作势假装清高以收拢人心的都没有一个。如此这般已足够让太祖寒心了。可最恶劣却不可躲避的依然发生了。三王无一例外地竟然全都如狼见血一般,疯狂地跳起身来,驱动爪牙,顺势而为,将事情越高越大。纷纷派人暗自挑唆,唆使,鼓舞不明真相的臣子继续上书逼迫父皇选择,为己谋利。更有甚者,三王各自大肆收买·拉拢·腐蚀京官,在京师遍插党羽,培植壮大各自势力,不顾帝国安危,党争不断。夺嫡之争明显,不臣之心已现。太祖对三子一时顿感恢心丧气。心痛如刀割之外,深深担忧帝国未来,疑心日重。

    因为涉及到储位之争这个帝国的根本,三个手握重兵的成年皇子又全都暗自参与其中,暗藏野心的朝中大臣们为图私利纷纷卷入。从外及里,从上到下,人数众多。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纷繁错杂,乱局已现。如若处理不当,人心离散,恐动乱突发,内战陡起。大商帝国君臣们呕心沥血才开创的太平兴盛局面恐怕要付之东流。这是太祖和忠于至尊的第一代权力核心所不希望看到的。太祖与文臣之首魏丞相和言官之胆马中丞等亲信重臣们连番密议之后,仍然无法找到一个能迅速彻底解除来日隐患的良方。几番探讨之下,为解眼前乱局,只能杀鸡给猴看,先以雷霆手段,施展天威,除掉几个心怀叵测,闹得最欢的奸佞小人,震慑朝野众臣,先将此次动荡弹压下去,争取时间。然后再图良谋,悄悄布局,从长计议,慢慢根除隐藏的祸乱势力。

    太祖盛怒之下,接连或杀或贬或收监了几个明里带头闹事不服管教的大臣之后,事态迅速被平息了下去。一时无人再敢在至尊面前提及立储之事。可太祖与心腹臣等心内都明白,这只是表面上暂时的平静。各方势力悄然转入地下,积蓄实力,暗中发展。朝局动荡不安。各方势力为争夺权力,你来我往,互相倾扎,党争愈演愈烈。从长远来看,想要心平气和地解决储位之争,平安地完成两代人之间的权力交接困难重重。

    事情刚刚平息了没有多长时间,太祖身边最神秘的情侦机构“锦衣卫”就将一个更加令人气氛头疼的消息传到了太祖和心腹重臣们的耳中。三王势力已经开始暗中悄悄将各自拉拢腐蚀的触角渗透到了除己部之外的帝国军中。情报是由“锦衣卫”安插在各大军团当中的暗装眼线传递上来的,完全可靠。以此分析,三王各自势力已经做起了逐渐控制武力,他日武装夺权的准备。和平交接权力已无出路。

    面对如此复杂的乱局,也有赤胆忠心性格直爽豪放的重臣,比如王猛的父亲王老将军,就曾对太祖直言“何不趁此大乱未成之机,下旨削藩。禁锢三王,收回所辖军队权力,粉碎三王势力。同时严旨抓捕朝中兴风作浪之辈,一举解除隐患?”经深谋远虑的重臣们仔细研究,比如魏丞相·马中丞和种老将军等人合议后得出不可当下立即行事的结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太祖承受不起被世人误认为昏君的局面。三王皆是身有巨大战功的皇子,又一直在外领兵驻守边疆。在大商黎民百姓眼中,他们都是忠孝两全的英雄。当此立储纷争四起之时,太祖突然下令削藩,难免天下不惊愕诧异。当此疑惑不解之时,三王各自势力肯定会捉住时机,添油加醋,胡言乱语,歪曲事实,造谣污蔑,使天下人误认为是太祖狠毒寡恩,为保自身权威,罔顾亲情,谋害亲子。世间百姓又如何能够了解天家之事的真伪,可众口铄金,人云亦云,真伪难辨,久传成真。届时太祖根本无力分辨,这昏君的恶名可就背到了至尊的身上。难以洗刷干净。事与愿违!二是突发的削藩计划很难成功。谣言四起之下,民心混乱。弄不好反倒给了三王借口,以受害者的面目假借“清君侧”之名趁机起兵,激发大乱早生。三王反倒趁机变不义之名为正义之师,欺瞒天下众生。反观中央,因战前准备不足,上下人心浮动,战局难免焦灼难堪。虽坚信有太祖领导,中央必胜,但内战时长难测,帝国所受创伤必然巨大。大商帝国二十年来上下齐心苦心经营得来的兴盛局面必定付之东流。更有甚者,如若因此失去了民心拥戴,战后重建必将长路漫漫,艰险难测。

    为了帝国基业稳定,为了商氏帝王血脉绵延,太祖不得不振奋精神,与完全忠于自己和帝国的开国重臣团队一起集思广益,剥茧抽丝地分析时局,宏观部署,费尽心思地巧妙安排,时间跨度着眼从当下开始直到自己身故后的几年之间,围绕着如何积蓄中央实力应对三王分裂势力,确保权力平稳交替,制定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这个庞大的计划以维持朝局相对稳定,有节制地放纵三王党羽扩张实力,挑拨三王各自势力集团之间相互攻击为前提。太祖和中央权力核心明里示弱,暂避锋芒,以迷惑三王心智,背后推波助澜,使三王夺嫡之争公开化,尽最大可能将一应三王重要党羽推到明处,暴露在世人面前。实际上外松内紧,严防紧守,暗中部署实力。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军队,重要位置都要掌控在忠于太祖和中央权力核心的官员手中,确保中央对各级权力机构重要环节的绝对控制。同时,以马青为首脑的“锦衣卫”情治机关,要在各级权力核心遍部得力眼线。乃至三王各自势力的核心,也要埋下“锦衣卫”的暗装,以便太祖能掌控第一手准确的情报资源。

    一旦时机到来,乘势突发而起,将京师范围内的三王实力连根拔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掌控中央权力,完全控制京师局势,确保权力平稳交割,拥立新帝登基。然后,高举新帝旗帜,号令天下,兴正义之师,清除三王叛逆势力,澄清寰宇,延续大商万世太平。此计划庞大精细,环环相扣,连绵不绝,事关天下苍生,太祖为之亲自命名“惊蛰”。取其严冬过去,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意。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