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楼 www.shukulou.com,元末新世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动身!”
“于头领,你说说,我们向哪里去呢?”万千户插话问道。
“原计划过清水河,甩开官军,到朝廷力量小的地方去。但经过两日作战,我们不仅实力减弱,而且已经不可能秘密过河,鞑子已经逃往北边,定然与孟贼相汇合,孟老贼的人马本来就沿河布防。我们这么多人马过河肯定快不了,搞不好被孟老贼堵在河边就再难逃出去了。”
“所以我建议趁着南边的官军得到消息较晚的时机,打个时间差,全体快速南下,尽量避开官军,如果没机会,就出其不意地打出去!然后东进,到莱州去!”
“南边的官军可不少啊。”千户秦占山听了吐了口气。
“我们现在多了三百多匹马,行军的速度可以大大加快,官军基本上是步卒,难以追赶上我们,若避无可避,就趁其不备,给其一击,取胜冲出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听说鲁南也有不少聚义结寨自立的人马,若能取得他们的支持更好!”
众人一时沉默,这些头领虽然能够带着手下与官军作战,但在大局观上有见地的人并不多。于志龙虽然了解的信息也不多,但一来在斥候队时间较长,已经学会梳理收集的各个消息,抽丝拨茧,找到其中的脉络,二来在自己的脑海中隐隐觉得南方的张士诚,刘福通等没有这么快就被元廷消灭,而最后的朱元璋却因为活动区域更加偏南,趁着一开始没有与元军主力作战的机会,在长江流域东征西讨,逐步消灭了周围的反元势力后,最终北伐,才鼎定了中原。
若是有机会南下投靠朱元璋是不是一条退路呢?于志龙最近时不时地蹦出这个念头,但是在记忆里似乎朱元璋的手下大将和谋士都没有好下场,自己只是谋求乱世中生存,在这沧海横流中,自己连朵浪花
都算不上。
在张士诚、朱元璋等这些风云人物中,现在的自己渺小的可怜,即便是平章或万户之类,又有什么资格能入他们的视线?而且现在距离他们如此之远,以当前的交通水平真可以说是千里之外了。中间还隔着元廷的大片控制区域,特别是元廷正在不断调遣兵马南下剿匪平叛,这么多元兵可是实打实的存在。想在重兵云集之下,孤军安然无恙地穿过去,与南方的造反者们汇合,做梦吧!
南下不可行!
西行也不可取,现在鲁西的官道上人马和粮草输送络绎不绝,一头撞上去,必然会捅马蜂窝。
北方临河,对方现在肯定已经有了防备,继续向北走,风险增大是肯定的。
于志龙说明厉害后,坐下来,看刘正风如何决断。一番商讨后,最终刘正风拍板,全体先南下,趁着南来的官军尚未了解今日战况的机会,寻觅官军的包围空隙,跳出包围圈,再东进一段路程,观察各路官军的动向,如果官军失去追剿的兴趣,则在益都路东南处就地活动发展,再根据南方的战事结果决定今后的方向。刘正风基本上还是采用了于志龙的建议。
于志龙再次建议自己愿率领中队的部分人马先头出发,伤员全部留下,随大队一起行军。为避免步卒人心不稳,有随军家属的步卒也全部留在后队。
先发部队的任务一是探查,寻找官军的漏洞,二是开路,沿途搜索,消灭路上小股的元军,争取获得部分粮食等缴获。赵石提出愿自领部分斥候与于志龙组成一队,以于志龙为正,自己为副,为大伙儿开路。
刘正风考虑良久,终于同意于志龙和赵石所请。
若非于志龙最近作战和智谋表现不凡,特别是近两日的指挥作战,已经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其实本次带队由赵石为正最为合适。
于志龙以自己尚年幼,原为赵石下属,仍愿奉赵石为主将,但赵石不改初衷,道:赵某仅是冲锋之将,并无急智之材,此次若为诸位前驱,更需要机智果断之人为主将。于志龙虽为下属,但这些日子的表现已经令人信服,可堪大用!赵某愿为副将辅佐。
于志龙几次退让,赵石坚持不就,刘正风也就同意了。
知道军情急如火,定下诸事后,大家不说废话,互道保重,分手回去准备。
日近午时,于志龙和赵石等人汇合出发的众人,草草吃了顿麦粥和马肉,检查整理完毕携身的武器、杂物和马匹,这就准备出发。这次赵石带着马云龙、吴四德、侯英、钱秀才等共二十余原先斥候队里的最亲近之人加入,钱正本来在各队给郎中打下手,救治伤员,听说赵石和于志龙组队,作为先驱,立即找回来主动要求加入。
“赵头,于小哥,这次一定要带上我,我们自从起事后可从没有分开过!”
赵石想到钱正家里现在只剩下他一个独苗,当年在乡里钱正一家也曾对他家多有照拂,本想留下他在后队,得生的希望要大一些,但钱正却反复要求随队同行,明确表示自己可不是贪生怕死之人,自己与诸兄弟是过命的交情,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于志龙和赵石感其言,遂允其同行。
经这两日作战,原中队此次可出发之人已经不足五十了,按照于志龙的要求伤员等随大队同行,有家属的也同样留下。于志龙主要是担心这次任务的时间不好掌握,时间长了有家眷的难免会牵挂亲人,若是因为情绪波动影响了任务反倒不美。再说作为前驱难说会发生什么情况,既然风险大,还是带些光棍们出发更省心些。
动身!”
“于头领,你说说,我们向哪里去呢?”万千户插话问道。
“原计划过清水河,甩开官军,到朝廷力量小的地方去。但经过两日作战,我们不仅实力减弱,而且已经不可能秘密过河,鞑子已经逃往北边,定然与孟贼相汇合,孟老贼的人马本来就沿河布防。我们这么多人马过河肯定快不了,搞不好被孟老贼堵在河边就再难逃出去了。”
“所以我建议趁着南边的官军得到消息较晚的时机,打个时间差,全体快速南下,尽量避开官军,如果没机会,就出其不意地打出去!然后东进,到莱州去!”
“南边的官军可不少啊。”千户秦占山听了吐了口气。
“我们现在多了三百多匹马,行军的速度可以大大加快,官军基本上是步卒,难以追赶上我们,若避无可避,就趁其不备,给其一击,取胜冲出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听说鲁南也有不少聚义结寨自立的人马,若能取得他们的支持更好!”
众人一时沉默,这些头领虽然能够带着手下与官军作战,但在大局观上有见地的人并不多。于志龙虽然了解的信息也不多,但一来在斥候队时间较长,已经学会梳理收集的各个消息,抽丝拨茧,找到其中的脉络,二来在自己的脑海中隐隐觉得南方的张士诚,刘福通等没有这么快就被元廷消灭,而最后的朱元璋却因为活动区域更加偏南,趁着一开始没有与元军主力作战的机会,在长江流域东征西讨,逐步消灭了周围的反元势力后,最终北伐,才鼎定了中原。
若是有机会南下投靠朱元璋是不是一条退路呢?于志龙最近时不时地蹦出这个念头,但是在记忆里似乎朱元璋的手下大将和谋士都没有好下场,自己只是谋求乱世中生存,在这沧海横流中,自己连朵浪花
都算不上。
在张士诚、朱元璋等这些风云人物中,现在的自己渺小的可怜,即便是平章或万户之类,又有什么资格能入他们的视线?而且现在距离他们如此之远,以当前的交通水平真可以说是千里之外了。中间还隔着元廷的大片控制区域,特别是元廷正在不断调遣兵马南下剿匪平叛,这么多元兵可是实打实的存在。想在重兵云集之下,孤军安然无恙地穿过去,与南方的造反者们汇合,做梦吧!
南下不可行!
西行也不可取,现在鲁西的官道上人马和粮草输送络绎不绝,一头撞上去,必然会捅马蜂窝。
北方临河,对方现在肯定已经有了防备,继续向北走,风险增大是肯定的。
于志龙说明厉害后,坐下来,看刘正风如何决断。一番商讨后,最终刘正风拍板,全体先南下,趁着南来的官军尚未了解今日战况的机会,寻觅官军的包围空隙,跳出包围圈,再东进一段路程,观察各路官军的动向,如果官军失去追剿的兴趣,则在益都路东南处就地活动发展,再根据南方的战事结果决定今后的方向。刘正风基本上还是采用了于志龙的建议。
于志龙再次建议自己愿率领中队的部分人马先头出发,伤员全部留下,随大队一起行军。为避免步卒人心不稳,有随军家属的步卒也全部留在后队。
先发部队的任务一是探查,寻找官军的漏洞,二是开路,沿途搜索,消灭路上小股的元军,争取获得部分粮食等缴获。赵石提出愿自领部分斥候与于志龙组成一队,以于志龙为正,自己为副,为大伙儿开路。
刘正风考虑良久,终于同意于志龙和赵石所请。
若非于志龙最近作战和智谋表现不凡,特别是近两日的指挥作战,已经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其实本次带队由赵石为正最为合适。
于志龙以自己尚年幼,原为赵石下属,仍愿奉赵石为主将,但赵石不改初衷,道:赵某仅是冲锋之将,并无急智之材,此次若为诸位前驱,更需要机智果断之人为主将。于志龙虽为下属,但这些日子的表现已经令人信服,可堪大用!赵某愿为副将辅佐。
于志龙几次退让,赵石坚持不就,刘正风也就同意了。
知道军情急如火,定下诸事后,大家不说废话,互道保重,分手回去准备。
日近午时,于志龙和赵石等人汇合出发的众人,草草吃了顿麦粥和马肉,检查整理完毕携身的武器、杂物和马匹,这就准备出发。这次赵石带着马云龙、吴四德、侯英、钱秀才等共二十余原先斥候队里的最亲近之人加入,钱正本来在各队给郎中打下手,救治伤员,听说赵石和于志龙组队,作为先驱,立即找回来主动要求加入。
“赵头,于小哥,这次一定要带上我,我们自从起事后可从没有分开过!”
赵石想到钱正家里现在只剩下他一个独苗,当年在乡里钱正一家也曾对他家多有照拂,本想留下他在后队,得生的希望要大一些,但钱正却反复要求随队同行,明确表示自己可不是贪生怕死之人,自己与诸兄弟是过命的交情,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于志龙和赵石感其言,遂允其同行。
经这两日作战,原中队此次可出发之人已经不足五十了,按照于志龙的要求伤员等随大队同行,有家属的也同样留下。于志龙主要是担心这次任务的时间不好掌握,时间长了有家眷的难免会牵挂亲人,若是因为情绪波动影响了任务反倒不美。再说作为前驱难说会发生什么情况,既然风险大,还是带些光棍们出发更省心些。